您的位置 >> 搏疫先锋
搏疫先锋丨 “疫”线侦察兵,他们的名字是共产党员
时间:2020-02-10 17:47:13 来源:大庆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你们是战役里最美的逆行者,是和平年代最勇敢的白衣战士。疫情来袭,是你们在前线守护人民的安康,是你们放弃团聚踏上坚守的征程。你们以人民之名,点亮了患者的生命之灯;你们以国家之名,唱响了护佑生命的大爱之歌。
“我是党员,我是组长,我是男人。我参加过非典,有经验,这个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得知需要进隔离病房的通知,廖博第一个站了出来,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
1月29日,进入隔离病房的廖博只发了两条微信,一个是给检验科的主任,一个是他的妻子,说了同样的话:“我要进隔离病房了,放心。”这一进,就是24个小时。
虽然妻子早就知道廖博在请战书上签了字,可当他真的进入隔离病房后,却仍是担心得落泪。
廖博是龙南医院检验科临检专业组的组长,中共党员。他知道,诊断是否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抽血,化验。患者的血液样本显露在空气里形成气溶胶,哪怕有一点疏忽,这些病毒都会侵入人体,造成感染。检验科工作人员是除了医生护士以外离病毒最近的人,进入隔离区,为感染或者疑似病人做检验,真的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隔离病房有要求,为避免感染,每个人只能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房间里没有床,只有一个小木凳,1米81的个子,微胖的身材,他坐在上面总有要倒下的感觉。白天还好,晚上是真困呀,实在挺不住,他就在屋子里转圈,或靠墙眯一会儿。
“隔离服那么珍贵,我实在舍不得脱,能靠着睡会也挺好。”
在发热隔离病房整整呆了24个小时的廖博终于出来了,24小时水米未进,他的手悄悄的按了按隐隐做痛的胃部。脸上却带着笑对同事说:挺好的,正好我减肥了。
脱下手套,廖博忽然发现手不能握拳了,钻心的疼。仔细一看,手上布满了细小的裂纹。在不透气的手套里捂的时间太长了,手已经被泡的发白。
走出隔离区,廖博马上打开手机,妻子的牵挂和泪水让廖博一阵阵难受。
廖博有两个孩子,一个10岁,一个才4岁。为了避免传染家人,老大被送到奶奶家,老二和妻子在姥姥家,一家四口分成了三个地方。廖博开车在外面转了很久,才回了家,看到空无一人安静的屋子,他的心里泛起阵阵酸楚。
魏佳,检验科急诊专业组组长,中共党员,第二个进入隔离病房的检验科医生。魏佳的丈夫在1205钻井队工作,也是一名中共党员。临上岗前,他嘱咐魏佳:值班的时候别分心,做好工作,保护好自己,家里有我。
王慧,检验科免疫专业组组长,中共党员,第三个进入隔离病房的检验科医生。她说:“2003年抗击非典时我也有幸是其中的一员,我有经验,现在面对新冠,我是党员,我必须加入战斗。”
潘飒,检验科生化专业组组长,中共党员,第四个进入隔离病房的检验科医生。我是党员,我参加过非典,现在党和人民需要我,我就得向前冲。潘飒的爱人不会做饭,只能天天吃快餐面,女儿即将参加中考,她把孩子托付给了母亲,带着纸尿裤走进隔离病房!
王远,检验科微生物专业组组长,中共党员,第五个进入隔离病房的检验科医生。曾经参加过非典的她,这次当然也义不容辞。为了进入发热病房没有牵挂,她早早的把孩子送到了奶奶家,她的家人都非常支持她的工作。
由于医疗资源有限,隔离服又是一次性使用,为了节约,隔离服他们一穿就是24小时。为了避免厕所,他们在穿隔离服前就开始不吃不喝任何东西,连续24小时包裹在密不透气的“白衣战袍”里,积在隔离服里面的汗液,靠体温慢慢烘干,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卫生间、不睡觉,白天还好点,闲暇之余可以瞭望一下窗外,到了晚上,尤其是后半夜,最难受的就是困,挺不住,就坐在椅子上靠在墙上眯一会儿,尤其是女同事,赶上特殊时刻,还要忍着腰疼、腹痛,无法上卫生间的痛楚, 但是他们没有一个退缩,“我是男人,还能挺住,可是女同事也这样不吃不喝,受得了吗?不行晚上我再来替她们吧。”自己都在强忍着难受,廖博首先想到的是同事。
五名党员,五面旗帜,在他们的带动下,检验科同事们都争着抢着上防疫一线,就连已经退休的郭光医生也给主任杜月娟打来电话要求重返岗位。她说只要需要,她可以随叫随到,跟大家一起抗击疫情。同是党员的检验科主任杜月娟,不仅要主持门诊检验、病房检验、隔离病房检验三个地方的工作,同时也肩负着全院专家会诊的重担。
战斗刚刚打响,征战还将继续。他们,各有不同,又惊人的相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他们都来自于同一个集体---大庆龙南医院检验科!
“我是党员,我是组长,我是男人。我参加过非典,有经验,这个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得知需要进隔离病房的通知,廖博第一个站了出来,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
1月29日,进入隔离病房的廖博只发了两条微信,一个是给检验科的主任,一个是他的妻子,说了同样的话:“我要进隔离病房了,放心。”这一进,就是24个小时。
虽然妻子早就知道廖博在请战书上签了字,可当他真的进入隔离病房后,却仍是担心得落泪。

隔离病房有要求,为避免感染,每个人只能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房间里没有床,只有一个小木凳,1米81的个子,微胖的身材,他坐在上面总有要倒下的感觉。白天还好,晚上是真困呀,实在挺不住,他就在屋子里转圈,或靠墙眯一会儿。
“隔离服那么珍贵,我实在舍不得脱,能靠着睡会也挺好。”
在发热隔离病房整整呆了24个小时的廖博终于出来了,24小时水米未进,他的手悄悄的按了按隐隐做痛的胃部。脸上却带着笑对同事说:挺好的,正好我减肥了。
脱下手套,廖博忽然发现手不能握拳了,钻心的疼。仔细一看,手上布满了细小的裂纹。在不透气的手套里捂的时间太长了,手已经被泡的发白。
走出隔离区,廖博马上打开手机,妻子的牵挂和泪水让廖博一阵阵难受。
廖博有两个孩子,一个10岁,一个才4岁。为了避免传染家人,老大被送到奶奶家,老二和妻子在姥姥家,一家四口分成了三个地方。廖博开车在外面转了很久,才回了家,看到空无一人安静的屋子,他的心里泛起阵阵酸楚。
魏佳,检验科急诊专业组组长,中共党员,第二个进入隔离病房的检验科医生。魏佳的丈夫在1205钻井队工作,也是一名中共党员。临上岗前,他嘱咐魏佳:值班的时候别分心,做好工作,保护好自己,家里有我。
王慧,检验科免疫专业组组长,中共党员,第三个进入隔离病房的检验科医生。她说:“2003年抗击非典时我也有幸是其中的一员,我有经验,现在面对新冠,我是党员,我必须加入战斗。”
潘飒,检验科生化专业组组长,中共党员,第四个进入隔离病房的检验科医生。我是党员,我参加过非典,现在党和人民需要我,我就得向前冲。潘飒的爱人不会做饭,只能天天吃快餐面,女儿即将参加中考,她把孩子托付给了母亲,带着纸尿裤走进隔离病房!
王远,检验科微生物专业组组长,中共党员,第五个进入隔离病房的检验科医生。曾经参加过非典的她,这次当然也义不容辞。为了进入发热病房没有牵挂,她早早的把孩子送到了奶奶家,她的家人都非常支持她的工作。
由于医疗资源有限,隔离服又是一次性使用,为了节约,隔离服他们一穿就是24小时。为了避免厕所,他们在穿隔离服前就开始不吃不喝任何东西,连续24小时包裹在密不透气的“白衣战袍”里,积在隔离服里面的汗液,靠体温慢慢烘干,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卫生间、不睡觉,白天还好点,闲暇之余可以瞭望一下窗外,到了晚上,尤其是后半夜,最难受的就是困,挺不住,就坐在椅子上靠在墙上眯一会儿,尤其是女同事,赶上特殊时刻,还要忍着腰疼、腹痛,无法上卫生间的痛楚, 但是他们没有一个退缩,“我是男人,还能挺住,可是女同事也这样不吃不喝,受得了吗?不行晚上我再来替她们吧。”自己都在强忍着难受,廖博首先想到的是同事。
五名党员,五面旗帜,在他们的带动下,检验科同事们都争着抢着上防疫一线,就连已经退休的郭光医生也给主任杜月娟打来电话要求重返岗位。她说只要需要,她可以随叫随到,跟大家一起抗击疫情。同是党员的检验科主任杜月娟,不仅要主持门诊检验、病房检验、隔离病房检验三个地方的工作,同时也肩负着全院专家会诊的重担。
战斗刚刚打响,征战还将继续。他们,各有不同,又惊人的相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他们都来自于同一个集体---大庆龙南医院检验科!
- ·李世峰调研文旅产业发展及假期相关场...
- ·李世峰主持大庆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 ·李世峰到各县区调研、开展包联服务
- ·李世峰调研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
- ·李岩松到企业调研宣讲政策、解决问题
- ·大庆师范学院召开建校60周年高质量发...
- ·李世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大庆...
- ·关于推荐包蕾同志参加全国十佳新闻工...
- ·李岩松: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做好供热...
- ·大庆举行危化品事故处置综合应急演练
- ·李岩松检查粉尘涉爆及危化企业问题整...
- ·李世峰主持大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
- ·李世峰调研大庆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感...
- ·李世峰:全方位提升大庆数字经济竞争...
- ·大庆市领导集体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