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之下, ICU 里特殊的“同学会”
我是油田总医院超声科医生刘春鹤,疫情来临,总医院医护人员每一天都依旧像往常一样上班、出诊看病人。值班那天上午,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做床旁彩超,却意外地来了一场“同学会”。
重症医学科原有的医生几乎都去二医院抗击新冠病毒肺炎前线了,临时新组建的重症医学科都是其他科室支援的医生,那一天居然遇见了两位不常见的同届同学,给我感触颇多,深感临床医生的不易。
第一位是来自康复科的医生,她的病人是心脏骤停复苏后继发肺部感染,持续高热的老年患者。床边机器本来就多,再挤进去个超声机,人就进不去了,操作起来特别费劲,恨不得自己变身长臂猿。
第二位是脑外来重症医学科支援的同学,他问我为什么不带护目镜,我说护目镜压迫鼻腔乏氧就没带,说着话发现他的护目镜很独特,居然没有鼻夹,这个护目镜好!不夹鼻子!他说,这是牺牲了密闭性换来的,原来夹鼻子那种他也受不了。
他的病人是脑外伤的病人,我正做着检查,就听见他找眼镜:“眼镜呢?谁看见我眼镜了?”我还想他的护目镜不是带着呢吗……突然醒悟,他找的是近视镜,他眼镜度数好像挺高,800度?600度?带护目镜就带不了近视镜,想看病历看检验单就得摘下护目镜换近视镜,接触病人再换回来,一天下来真不知道这样来回几次。临床医生真是不容易啊!
出门时,碰到了胸外科副主任张振才,“咦,张主任怎么也在这里?”“临危受命,领军重症医学科”有人介绍说。张主任急匆匆去看病人,眼里全是红血丝,看来最近没有休息好。
新组建的重症医学科团队人员来自非重症医学科的多个科室,专科性强,重症监护经验相对少,张主任来了后,迅速理顺工作流程,采用内外科结合、以老带新、相互协商的方式组建多个小组承担值班工作,而张主任本人则每天查房、指导治疗。
从进入重症医学科工作的那一天起,张主任就再也没有了休息日,即使在家中也每时每刻关注着手机消息,随时赶到医院指挥救治工作。
检查完患者,我就和同学们告别,真是一场特殊的“同学会”。在这特殊的时期,三个人意外“相聚”于ICU,两个同学都很可爱,重症医学科的战友们都很了不起!让我心生敬佩!
向医护工作者致敬
- ·李世峰调研文旅产业发展及假期相关场...
- ·李世峰主持大庆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 ·李世峰到各县区调研、开展包联服务
- ·李世峰调研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
- ·李岩松到企业调研宣讲政策、解决问题
- ·大庆师范学院召开建校60周年高质量发...
- ·李世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大庆...
- ·关于推荐包蕾同志参加全国十佳新闻工...
- ·李岩松: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做好供热...
- ·大庆举行危化品事故处置综合应急演练
- ·李岩松检查粉尘涉爆及危化企业问题整...
- ·李世峰主持大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
- ·李世峰调研大庆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感...
- ·李世峰:全方位提升大庆数字经济竞争...
- ·大庆市领导集体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