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防护科普

时间:2020-04-07 16:30:06  来源:
  • 仍坚守阵地的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情况如何?

  • 对无症状感染者如何发现并防范?

 

       6日,白岩松《新闻1+1》连线支援湖北军队前方专家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专家刘又宁。
 

军队医疗队
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支援湖北军队前方专家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专家刘又宁:

 

       现在武汉的抗疫的斗争已经接近尾声了。国家医疗队有的已经开始撤退了,我们军队的医疗队要慎终如始,站好最后的一班岗。虽然比如火神山医院,现在病人的数目是变少了,但是治疗难度相对的增大了,余下的都是高龄,有好多合并症,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所以我们就是要个体化的医疗,叫一人一策,就针对不同的病人,都制订不同的方针。我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就是尽量的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康复。至于什么时间能撤退,我们是军人,就听命令听指挥,站好最后一班岗。 


 

                                                                               火神山医院治愈率98%
 

       刘又宁:

 

       我们一共收容了3000多名患者,已经出院是2800名左右,治愈率计算起来是98%,目前还剩下100多一点的病人。剩下的病人都是比较高龄,合并症比较多,病情比较重,任务还是很艰巨的。但是我们有信心,把这个艰巨任务最终能够完成,凯旋而归。

 
       为什么军方诊疗方案
       不用新冠肺炎的说法?
 

       刘又宁:

 

       首先,我们国家的七版方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军队方案主要是参照国家的方案来制订的。但是在学术上还是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国家方案是把它叫做新冠肺炎,我们是叫新型冠状病毒病,没有叫肺炎。

 

       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

 

       1、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没有肺炎,相当于国家方案里轻症的病人定义就是没有肺炎,所以好多病人没有肺炎还叫肺炎这个就是不合适。

 

       2、新冠病毒不仅仅侵犯到肺,它侵犯到全身,有好多脏器都是受累的,也在肺以外逐渐也发现了病毒,最典型的就是在尸检的时候看到了脾脏、骨髓淋巴结的受累最严重,脾脏萎缩结构消失,甚至于很少能够找到正常的淋巴细胞了,这就提示他的细胞免疫功能不是一般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我们还叫它肺炎,显然是不合适的,那如果称病,或者称综合症,可能就更好一些。

 

       3、我们国家英文和中文叫法不同,英文我们承认WHO(COVID-19),但是中文还是叫新冠肺炎,我觉得不是很合适。我个人认为在大众媒体上,大家都叫习惯了,还可以叫新冠肺炎,但是在学术文章上,官方的称呼上,应该改成世界统一的名字,对疾病的本质有一个全面的确切的反映。

 
       无症状感染者
       不要把轻症患者统计进去
 

       刘又宁:

 

       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是核酸是阳性了,但是病人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没有临床表现和轻微的临床表现,有时候这个界限是划不出来的,他不发烧,没有呼吸困难,没有严重的乏力,也没有剧烈的咳嗽,比如他有咳嗽一两声打个喷嚏,这个界限很难划。

 

       但是我要强调无症状感染者不要把轻症患者统计进去,有的很权威的杂志说无症状感染者能达到50%,这个结果我是不相信的,他把轻症患者一起统计进去了。那么到底有多少,我是相信我们国家的流调结果的,也是2月份在我们国内发表的文章,如果把疑似病例也包括进去是1.2%,把疑似病例去掉了是1.6%,卫健委后来的统计可能是1.8%,不管怎么说,就是无症状感染者在2%以内这个数字我相信。

 

       假设无症状感染者很多,他又没有被隔离,一定是在社区上是有发病的,因为你没有办法预防他。那么现在社区的发病几乎是零了,反过来我们推算无症状感染者就没有在社区流行。

 
       新冠病毒受温度影响小
       不可能在半年内消失
 

       刘又宁:

 

       对人类致病的冠状病毒一共有七种。前六种我们都比较熟悉,有四种只能引起普通的感冒,另外两种SARS和MERS,SARS只流行了半年就彻底消失了,MERS间断流行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来就没有明显的人传人了。

 

       现在眼看着新冠病毒就不可能在半年内消失,它受温度影响是很小的,因为南北半球同时发病。并且它的传染方式很多,传染手段又比较隐蔽,这都是我们对这个病毒还没有摸透的地方,对这个全新的病毒,我们掌握得还远远不够,最大的期望是疫苗。

 




本站英文域名:www.dqrtv.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59-4606752
主管:中共大庆市委宣传部 大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大庆市融媒体中心(大庆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举报邮箱:dqgbdst@sina.cn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08320065 黑ICP备190054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