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工作部署

越是艰险越向前——大庆百日“战疫”记

时间:2020-05-14 15:10:59  来源:大庆网

  “一定会胜利。”

  坚定这个信念,320万大庆人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挥、决策和部署,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打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从冰封凛冽的严寒,到冰雪消融的春天,再到日暖花香的初夏,我们共同度过了100多个日日夜夜。

  期间有惊险——1月22日,农历腊月廿八,我市发现首例患者,原本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笼罩上一丝惶恐和不安,市领导带领专家组连夜奔赴肇州进行集中会诊处置,“战疫”正式打响。

  期间有喜悦——3月21日,累计确诊的26例患者中最后一例治愈出院。“大庆清零”,这条消息在朋友圈里迅速炸开,激动、兴奋、点赞和致敬的声音持续接力。

  期间有反常——4月23日,新确诊的一例输入性关联病例,打破了我们连续保持32天“无新增”的纪录。大庆人民有力量,5月6日患者出院,全市再无新增。此时,全市已累计核酸检测5万多人。

  毋庸置疑,这期间更多的,一定是坚守和希望,是心中的那团火、眼前的那份光——

  交织着“为生命而战”的责任、“迎难而上”的勇气、“众志成城”的力量、“风月同天”的情怀、“一定会胜利”的信念……它们,伴随着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刻。这份超越时空的重量,只能用心去体会和衡量。

  “战疫”100多天,我们守望相助与时间赛跑,我们患难与共同病魔较量,我们不仅认识到“团结合作是最强免疫力”,更加快推动了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恢复了生产生活正常秩序,维护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回想这段日子,或许我们会对如下话语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全力救治患者,全力遏制疫情,打出大庆士气,打出大庆水平;核酸检测纳入医保;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坚决打赢最后一战……

  二

  急事看担当,大事见情怀,遇事尤见主心骨。

  回看“战疫”各个阶段、那些关键时刻,只要一方主官冲锋在前,高点站位,统筹谋划,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落靠落细,百姓们就会临危不乱,进而坚定信心,同舟共济。

  1月19日、21日,腊月廿五、廿七,3场关键性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接连召开。市委书记韩立华、市长何忠华分别担任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对防控工作作出系统安排。

  1月31日,正月初七,春节假期延长,在“战疫”还将怎么打的疑问中,韩立华主持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加强党的领导,精准有效严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2月19日起,让胡路区全面实施“严九条”,在这种严峻的氛围里,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到城区卡口和居民小区督导检查,一再要求,“用一万分的努力严防万一,对可疑人员一个都不能放过”。

  3月13日,在确诊和疑似病例连续23天“无新增”、士气有可能松懈的情况下,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一鼓作气”,夺取大庆“战疫”全面胜利。

  4月23日,在突然新增一例输入性病例之际,市委主要领导要求全面启动六类人群核酸检测工作,立即开展查漏洞、补短板大排查,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战疫”100多天,市委书记、市长始终坚守岗位、靠前指挥,不是在指挥部或办公室研究安排防控措施、调动防疫物资、稳定市场秩序,就是走进县区、街道、社区、医院、村屯等防控一线检查督导。各位常委、副市长,县区党政一把手也都冲锋在最前沿,挺立在最危险的地方。

  对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的一次次认真执行,对各县区领导和机关干部的一句句督促鼓励,对医护人员和社区居民的一声声嘘寒问暖,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举全市之力做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分散接诊、集中收治工作;

  以更坚决态度、更严格举措、更果断行动,坚决有效遏制疫情在大庆蔓延;

  关住门、管住人、不聚集、不流动,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坚决打好打赢社区村屯保卫战……

  从一句句掷地有声的担当言语,到一项项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工作要求,再到一道道扎实筑牢的防控防线,大庆向“一定会胜利”的那一天踏实迈进,无限接近。

  三

  每遇重大关口,就总见大庆精神大庆人。

  疫情发生后,大庆及早地干在实处、冲在前列。“早”,是大庆打响打赢这场“战疫”的突出特点。

  早在1月19日,武汉疫情的消息传来时,市委就对防控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这使得我市在全省及周边地区第一个进入“临战”状态。

  1月25日,正月初一,我市启动一级响应,在全省率先关闭文体旅营业场所,关停限制“九小场所”,全面取缔占道经营摊点和早晚市。2月9日又率先在全省成立了新冠肺炎救治中心。

  “早”,不仅是动员部署早到位、重点场所早关闭、疾控检测早运转,还体现在统筹调度早落实、医疗机构早准备、专家团队早配备、养老机构早管控、防护物资早储备。“8个早”,为全市打好打赢这场“战疫”做足了准备。

  及早准备体现的是高度敏感、高度重视、高度责任,是对党中央“四早”防范要求的具体实践;而在“战疫”中围绕以下“四字”所作的诸多努力,则是对党中央“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两提高、两降低、四集中”救治要求的生动诠释——

  “准”。也就是救治精准,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动用一切医护力量、运用一切医疗手段救治患者——这让市民们放心。

  “细”。也就是流调精细,“宁可跨前一步形成重叠、不可退后一步形成缝隙”,扎实、全面、细致地开展流调工作——这让市民们宽心。

  “严”。也就是管控从严,“一手防内源扩散、一手防外源输入”,落实落细“严九条”,“关住门、管住人”,六类人群必须核酸检测——这让市民们安心。

  “稳”。也就是稳住发展大局,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了水暖电气讯不停、物资供应不断、社会秩序不乱、主流宣传高扬——这让市民们舒心。

  早、准、细、严、稳,大庆“战疫”“五字决”,又有“7个第一”蕴含其间:第一时间部署、第一时间储备、第一时间出击、第一时间排查、第一时间救治、第一时间严守、第一时间稳控。

  “第一时间”就是迅速反应,同步或抢先全国、全省进行“战疫”,这既是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政治反应,也是推进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直接体现。

  雷霆万钧,有力有效。落点到最直观的数字上,不是创下连续54天“无新增”纪录(从2月20日到4月23日),而是100多天来,全市确诊患者仅有27例。

  这阶段性的成果来之不易,是“全民皆兵”的共同努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不遗余力战病魔,激荡着“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魄。

  如果致敬是最有力的加油、最真挚的祝福和最深情的问候,那么就让我们致敬——

  向13500名一线党员、千余名市直机关下沉干部致敬,他们将党徽擦得更亮,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向2万余名医务和疾控人员致敬,他们不仅是无畏的白衣天使,更是英勇的逆行先锋;

  向1500多名社区干部、3300多名网格长致敬,他们任劳任怨,冲锋在前,慎终如始;

  还要向那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忘我奋战的2200多名民警、5000多名志愿者致敬;向被央视选中的周唯那坚毅的“眼神”致敬,向奔跑在大街小巷里的送货小哥致敬……

  关键时刻,关键在党。那一件件承诺书、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鲜红的手指印,都是冲锋宣言。

  关键时刻,决不退缩。那一张张伤痕累累的脸庞,那一道道果敢坚毅的目光,都是责任担当。

  方方面面的力量,汇集铸就联防联控的钢铁长城。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四

  英雄的城市就有英雄的人民,铁人的故里必有铁人的担当。

  回顾这100多天的“战疫”,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村庄、每一个社区、每一户家庭、每一名市民,都肩负着同一个使命——同舟共济战病魔,为爱守护一座城。无论是冲锋在防控第一线,还是坚守在生产车间,亦或是安分宅在家,广大市民都做出了必要的奉献和牺牲。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而无限的远方、不同的人们,也都和我有关。320万大庆人共同“战疫”的同时,也对兄弟医院和其他地市伸出了援手、贡献了力量——

  武汉市是疫情重灾区的核心,那里的方舱医院,有一支15人的大庆医疗队在战斗;孝感市是全国确诊病例最多的地级市,那里的安陆医院,有一支30人的大庆医疗队在战斗;全省90%以上重症、95%以上危重症患者集中在省城哈尔滨的救治中心,那里有一支10人的大庆医疗队在战斗。

  就在这些“大庆战士”临行前,韩立华叮嘱他们,更好展现铁人队伍的优良作风,以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听从指挥、敢打硬仗,遇事多商量、工作多配合,出色圆满完成援助任务,保重身体,平安归来。

  他们肩负重托,同时被以上3所医院委以重任。支援的日子里,他们舍生忘死,日夜奋战,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写在荆楚大地和松花江畔。大庆支援孝感医疗队副队长夏丽娜的《前线日志》,感动了无数人,看哭了无数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就在3月21日“大庆清零”前后,他们完成使命,陆续凯旋。

  此行多凶险,愿君多平安。就在他们出征前,何忠华在授旗时嘱托队长,保护好队员,把队员们平安带回家。如今,他们一个不少,全都平安归来!

  大庆向他们致以最高礼遇。警车开道、夹道欢迎、红毯铺路,市委市政府领导带车迎接,公安民警们致以崇高的敬礼,市民们自发赶到现场,把鲜花、热泪和掌声送给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五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从街角的迎春到满城的丁香,自然界的花期也如人们的预期——我们这座城市有序恢复生产生活,从开春的复工复产,走向立夏后的热火朝天。

  3月4日,我市疫情应急响应由一级调整为二级,20天后(3月24日)又从二级调整为三级。这意味着,全市“战疫”由全局严控转向精准防控、重点防控,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正常。

  城门打开了,限行区取消了,公交有序运营了,大部分服务行业营业了,医院门诊恢复了,企业复工复业了,小区出行没有次数限制了……

  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一座生机勃发的城市,逐步恢复活力,再次流动起来。

  3月初,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县区,有序有力推动复工复产,能开则开、应复尽复,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这是“定音锤”,更是“催征鼓”。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随之按下快进键。油化企业全力以赴“加油争气”,地方企业争相打响“复工战役”,农业生产不负农时、不误农事……

  4月1日,蒙牛高端乳制品生产基地、华铭大数据产业园、汽车产业发展基地等1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标志着全市百大项目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高新区、经开区、各县区表示,要拿出更好状态、付出更大努力,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这意味着,一个“此起彼伏、你追我赶”的建设热潮蓄势而出,大庆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气神,从未因“战疫”而失去,反而愈战愈勇,愈发张扬。

  到5月初,全市千亩良田播种过半。到4月末,51个省百大项目开复工90%以上。到3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首次突破1200亿元,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千斤顶”。

  一切都在向好。

  然而,疫情仍未结束,仍不能掉以轻心、放松警惕。“全面打响查漏洞补短板集中战,誓夺防输入、防反弹、防院感的决定性胜利。”主要领导千叮咛万嘱托。

  肩负的责任有多沉重,心底的气概就有多豪迈。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只要我们心手相牵,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病魔溃去才能真正凯旋。

  只要曙光在前,就不怕千辛万险。




本站英文域名:www.dqrtv.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59-4606752
主管:中共大庆市委宣传部 大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大庆市融媒体中心(大庆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举报邮箱:dqgbdst@sina.cn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08320065 黑ICP备190054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