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挑起广西脱贫攻坚“大梁”
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弄棉村一个兔舍里,音箱播放着舒缓动听的音乐,原来这是放给上千只肉兔听的。“音乐可以调节兔子的情绪,防止外来因素的惊扰,促进它们生长。”37岁的脱贫户韦克林说。 韦克林和爱人蒙荷曾经到广东、江苏等地务工,但因缺技术等多种因素,一家人仍难以摆脱贫困状况。 在外务工期间,韦克林看到养殖肉兔市场前景较好、投资也不大,2019年底,夫妇二人返乡发展肉兔养殖。 “精准扶贫政策给家乡带来巨变,而且政府有扶贫小额贷款、产业奖补等政策,看准了养兔产业就想着回乡创业脱贫增收。”韦克林说,他曾到山东学习肉兔养殖技术,一门心思都在兔子上。 去年8月,驻村第一书记蓝广统筹5万元资金修建了一条200多米的产业路,将韦克林的养殖基地与屯里干道连通,极大方便了饲料运输和肉兔销售。 给幼兔打防疫针、每天打扫兔舍卫生、精心配制饲料……夫妇俩把兔子当孩子一样养护,忙碌的身影总透着一股干劲儿。 2020年他们销售了3000多只肉兔,收入好几万元。“这条路子是走对了。我们要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做大产业,第二个兔舍已投入使用,还想带着周边乡亲一起致富。”韦克林说。 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纪呇村驻村工作队员王家琪说,全村318户中108户曾是贫困户。当地政府支持瑶乡黑猪、肉牛、瑶山鸡等种养产业发展并进行产业奖补,几乎每户贫困户都有产业,2020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已清零。“我们将继续壮大特色产业,让脱贫群众在产业兴旺中过上更好的日子。” 曾经的深度贫困县那坡县立足桑蚕、水果、中草药等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开拓电商销售渠道,推动扶贫产业规模化发展。记者在那坡县新引进的一家丝绸深加工企业看到,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丝绸制成品被装车销往各地。目前,全县桑园面积近13万亩,总产值超过4.5亿元,带动群众增收效果明显。 那坡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子源说,目前全县已建成10家扶贫产品生产基地、31个脱贫奔康产业园,与脱贫群众建立起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县级特色产业覆盖1.6万多户脱贫户。 近年来,广西创新发展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构建形成了“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产业”的扶贫产业体系。 自治区扶贫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广西县级“5+2”特色产业覆盖率超过97%,累计带动426万贫困人口脱贫,挑起了脱贫攻坚的“大梁”。 |
- ·李世峰调研文旅产业发展及假期相关场...
- ·李世峰主持大庆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 ·李世峰到各县区调研、开展包联服务
- ·李世峰调研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
- ·李岩松到企业调研宣讲政策、解决问题
- ·大庆师范学院召开建校60周年高质量发...
- ·李世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大庆...
- ·关于推荐包蕾同志参加全国十佳新闻工...
- ·李岩松: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做好供热...
- ·大庆举行危化品事故处置综合应急演练
- ·李岩松检查粉尘涉爆及危化企业问题整...
- ·李世峰主持大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
- ·李世峰调研大庆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感...
- ·李世峰:全方位提升大庆数字经济竞争...
- ·大庆市领导集体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