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一图梦始响春雷

走进位于深圳蛇口的招商局历史博物馆,一幅略显老旧的《香港明细全图》引人注目。 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 作为中国第一家近代民族工商企业,招商局历经百年风云,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以香港为业务中心。 为进一步办好招商局,1978年6月,时任交通部外事局负责人袁庚赴香港,进行广泛调查研究,起草了《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随后,袁庚被任命为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 据招商局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陈丹丹介绍,招商局集团当时总资产仅剩1.3亿港元,非变革不能生存。袁庚等人提出,利用香港的资金、技术等有利条件,与内地土地、劳动力等优势结合起来,在广东宝安县建立工业区,对实现我国交通航运现代化和促进宝安的工业建设,以及对广东省的建设都将起积极的作用。 工业区选址何处?1979年1月31日,时任交通部副部长彭德清与袁庚一道,带着这张涉及选址位置的《香港明细全图》向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和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汇报。 李先念用铅笔在地图南头半岛上画了两条杠,建议招商局集团自筹资金在这里开发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工业区,最终得到中央批准。 这张地图南头半岛上的铅笔印记,至今清晰可见。但几十平方公里的面积,袁庚测算开发支出超出招商局集团的承受能力,只接受了半岛尖上一块名为蛇口的地方。 袁庚后来回忆,在一片荒滩上开发一平方公里,总投资就得1亿元,虽然表面上看来气派不大,但是比较稳妥,可以避免投资太多、周期太长、规模过大的风险。 改革开放的“开山炮”轰鸣炸响。 第一个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工资制度,第一家由企业集团创办的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在袁庚等人的推动下,蛇口开启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981年底,这个巨型标语牌矗立在蛇口工业区最显眼的地方,很快传遍神州大地。 从蛇口工业区的探索起步,深圳经济特区得以建立。40多年来,从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20年的2.77万亿元,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 在盘点了全球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之后,英国《经济学人》用“若干成功典范中最突出的一个”来形容深圳。 |
- ·李世峰调研文旅产业发展及假期相关场...
- ·李世峰主持大庆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 ·李世峰到各县区调研、开展包联服务
- ·李世峰调研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
- ·李岩松到企业调研宣讲政策、解决问题
- ·大庆师范学院召开建校60周年高质量发...
- ·李世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大庆...
- ·关于推荐包蕾同志参加全国十佳新闻工...
- ·李岩松: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做好供热...
- ·大庆举行危化品事故处置综合应急演练
- ·李岩松检查粉尘涉爆及危化企业问题整...
- ·李世峰主持大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
- ·李世峰调研大庆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感...
- ·李世峰:全方位提升大庆数字经济竞争...
- ·大庆市领导集体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