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图文报道

大庆市疾控风险提示(第764期):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新增1例确诊病例轨迹公布!若有交集速报告!

时间:2021-12-08 13:18:55  来源:大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2月8日,南京市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发布,2021年12月7日23时,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1例外省市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陆某,12月5日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11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6日检测结果呈阴性,7日检测结果呈阳性。8日早晨,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轨迹信息如下:

  确诊病例陆某:12月5日12时,陆某完成集中隔离闭环转运至鼓楼区南秀村12号家中,后未离开。
  12月6日上午未外出,下午16时5分从南秀村汉口西路附近乘坐出租车(车牌号:苏A84621)至金达花园核酸采样点,采样结束后,16时45分乘同一辆出租车回家,全程佩戴口罩,坐在后排。17时22分从陶谷新村附近下车,步行至南秀村12号家中,后未离开。
  12月7日9时5分到南秀村8号菜鸟驿站快递柜取快递,9时8分步行回南秀村12号家中,期间佩戴口罩。9时48分于南秀村与上海路交界处打车(车牌号:苏A96F0Z)至金达花园核酸采样点,采样结束后,10时17分乘坐出租车(车牌号:苏A95062)至南秀村与上海路交界处下车,全程佩戴口罩,坐在后排,10时39分回到南秀村12号家中。18时40分从南秀村12号家中步行至北京西路7号住处,全程佩戴口罩,后未离开。
  12月8日凌晨1时被转运至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为精准做好我市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应急状态下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风险,现对广大市民提出如下疫情防控建议:
  一、请与已公布病例轨迹有交集人员及有高、中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主动报备。主动报告14天内活动轨迹及接触史,不参加集聚性活动,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积极配合开展核酸检测及落实相关管控措施。若因不报备、不执行有关防控措施,影响疫情防控工作,将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二、全市各宾馆、酒店、民宿等提供住宿的单位需严格落实对所有入住旅客测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如发现有中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发生地区旅居史的来庆人员,要及时向所在社区(村屯)或属地疾控中心报备,并配合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三、加强个人防护,做健康第一责任人。非必要不开展聚集性活动。在人员密集和封闭场所,坚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公勺公筷、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避免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应立即联系社区(村屯)3并做好个人防护与隔离,等待安排专车转运或者自行驾车-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配合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四、及时主动接种新冠疫苗,筑起免疫屏障。近期国内多地发生新冠病毒肺炎散发病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能够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死率,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符合条件却仍未接种的人员,包括未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尽快主动到辖区疫苗接种点接种新冠疫苗,尽快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五、处理个人邮寄的境外物品或国内涉疫地区的快递包裹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在室外拆包,落实好手卫生和物品消毒处理。同时正确处理冷鲜食品。
大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年12月8日

大庆市各县区疫情防控
指挥部联系电话
让胡路区
0459-6352331
区值班室0459-5596291
萨尔图区
0459-6181900
高新区
0459-6040009 
0459-6288901
红岗区
0459-6780888
大同区
0459-6161530
龙凤区
0459-6059157
0459-2767159
肇州县
0459-8520361
肇源县
0459-8241033
林甸县
0459-3317221
社区0459-3314119
乡镇0459-3322541
杜蒙县
社区0459-3422588
乡镇0459-3452053
大庆市各县区
疾控中心联系电话
萨区疾控:0459-6279221
让区疾控:0459-6352591
龙凤疾控:0459-2767159
红岗疾控:0459-2799135
大同疾控:0459-6173877
肇州疾控:0459-8520511
肇源疾控:0459-8232328
林甸疾控:0459-3322473
杜蒙疾控:0459-3410143






 



本站英文域名:www.dqrtv.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59-4606752
主管:中共大庆市委宣传部 大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大庆市融媒体中心(大庆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举报邮箱:dqgbdst@sina.cn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08320065 黑ICP备190054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