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疾控发布重要提醒
冬季正值传染病高发季节,
人群密集地方是传染病高危地方。
冬季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呢?
如果出现了传染病的症状,该如何处理呢?
如何加强个人的预防措施?
今天,
记者采访了
大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科医师 窦安琪
在对我市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给予以下提示:
冬季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冬季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等。这些疾病都有一定的传染性,需要我们做好预防。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以及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方式传播。在秋冬季节,由于气温较低,空气干燥,人们更喜欢在温度较高的室内活动,而这种高温、低湿度的环境会提高流感病毒的传播效率。此外,在寒冷的季节,人们也会紧闭门窗以保持室内温度,这使得密闭环境下的空气流动性降低,一旦有传染源存在,就可能感染整个空间内的人。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尤其是没有得过水痘又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任何年龄都可能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中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的儿童发病最多, 6个月以下的婴儿比较少见,2~10岁的儿童是水痘的高发群体,易感儿童在接触水痘病毒后90%会发病。
水痘的传染性非常强,而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因此患者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水痘患者从发病前1~2天即有明显的传染性,直到所有皮疹完全结痂,传染性才会消失。因此,要求患者必须隔离至水痘疱疹全部结痂为止,才可复工复课,隔离时间通常不少于2周。
虽然水痘最多见于儿童,但近年来成人患水痘也越来越常见,且成人患病后,症状比儿童水痘要重,容易并发水痘肺炎。建议未得过水痘的市民尽早接种水痘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如无心、脑、肺等重要器官合并症,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一般夏秋季高发。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型别复杂、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极易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较大。
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经过粪-口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经过接触患者皮肤黏膜上的疱疹液而传染。被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等都可以造成病毒的传播。所以幼儿园、儿童娱乐场所、医院是常见可能传染的场所。
预防以上传染病, 如何加强防控措施?
应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例如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洗手前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常通风:在条件允许时候保持室内通风,房间打开玻璃窗,尽可能让阳光直射。
勤消毒:孩子的餐具、玩具或经常接触的家具表面等要经常清洁和消毒,穿戴的衣物以及被褥可以放到阳光下晾晒。
保持均衡饮食,不食用生冷或半生不熟的食物,不要喝生水,提防来源不明的食物,以免病从口入。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在疾病高发期,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空气流动较差的场所。
生病后,患者不要带病上班上课,遵医嘱隔离后才能复工复课,如水痘患者需隔离至全部皮疹完全结痂干燥。既往接种过水痘疫苗的部分患者可不出现疱疹,只出现斑疹和丘疹,应隔离至皮肤、黏膜没有新损伤(斑疹、丘疹等)出现。学生应持公立医疗机构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返校上课。如果病情进行性加重,应尽快去医院就诊,同时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应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接种疫苗:流感和水痘最有效的预防方式是接种流感疫苗和水痘疫苗。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抗体保护水平至少可以维持6个月之久。水痘疫苗推荐接种两剂次。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