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直通两会

聚焦两会特刊:委员提案回头看

时间:2021-02-06 14:06:29  来源:大庆日报

原标题:拟建大庆协同改革发展区 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

  2019年8月,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哈尔滨、黑河、绥芬河三个片区,实施范围119.85平方公里。借助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有利契机,可以探索大庆与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体制机制改革、投资与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创新、产业协调联动等方面协同发展,共享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为此,去年民盟大庆市委提出《关于申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庆协同改革先行区的建议》。

  作为承办单位的市商务局,及时对提案进行认真研究,采纳了该建议。围绕申建工作,市商务局赴四川、河南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了温江、德阳、漯河等地协同区建设经验。同时聘请了商务部研究院编制大庆市与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发展研究报告。

  结合大庆实际,我市已初步拟定大庆协同改革发展区工作思路:推进大庆与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在政务、贸易、投资、金融、产业、战略等方面的有效对接,实现大庆与哈尔滨、黑河、绥芬河三个片区创新联动、优势合作与功能互补,以石油石化、汽车制造、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为切入点,加强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方面的合作。

  我市将力争通过三至五年协同改革探索,建立与自贸区协同发展相适应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协同建设对外开放平台、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并努力建成高质量协同改革发展区。

  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将设置3-4个自贸协同片区,引领带动全市共享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培育我市改革创新动力,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影响力。积极发挥大庆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方面优势,在主动复制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承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效应的同时,积极对接我省自贸区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在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双向投资、贸易便利化、优化金融服务、提升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与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


原标题: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探索“智慧环卫系统”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民生,事关群众福祉、环境保护。我市乡镇和少部分村屯实施日常垃圾收运,且收运设施以农用车为主,不成体系,大部分村屯仍以春秋两季集中整治清理生活垃圾为主。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则以简易填埋和露天堆放为主要方式。

  去年,市政协委员丛军提出了《关于积极推进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建议》,建议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就地减量、建立“智慧环卫系统”实现垃圾治理全过程监管等。作为承办单位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市农业农村局对此建议给予全力支持和配合。

  目前,由市住建局牵头的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项目正在建设实施中,依据《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建设与规划建设方案》,配套建设乡镇垃圾转运站、村级分拣中心和配备户用分类垃圾桶,采取“首先由农户使用分类垃圾桶自行分类,而后由保洁员上门收集至村级分拣中心进行二次分拣,利用收集车将分拣后的废弃物经乡镇转运站运至生活垃圾处理厂”的分类收运流程,以此来逐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

  对于建议中提出的“智慧环卫系统”,市住建局在工作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我市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试点肇源县,在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项目建设中,使用“CMSV6北斗视频运营平台”,实现对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等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监管和可视化指挥调度。目前,该系统正在建设调试阶段,后续将根据系统运行情况,指导其他县区结合自身情况探索建立相应的运营管理数字化系统。

  市农业农村局采取长效行动,压茬推进村庄清洁“四季行动”。制发《大庆市2020年村庄清洁“春季行动”方案》,共确定重点整治村屯34个,要求各县区制定出各具特色的行动计划。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开展村屯卫生清扫日活动,要求各村屯做到街面整体清洁、垃圾日产日清,养成良好的居家卫生习惯。据统计,“春季行动”期间累计发动群众投工投劳9.4万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3.8万吨。该局统筹部署,成立综合督导专班,采取线上线下多形式跟踪各村屯村庄清洁情况,累计明察暗访31个乡镇、82个村屯,对问题点位进行逐一记录,限期整改。开展定期调度,听取各县区关于村庄清洁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准确掌握基层动态。

原标题:做好疫情防控助企解决实际困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做了“精细化”安排部署,在疫情控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活生产需要。但在企业复工复产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去年,市政协委员崔国利提出《关于疫情防控阶段做好企业复工相关工作的建议》。

  接到建议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相关科室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为解决居民和企业防疫物资需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帮助博润生物转产75%消毒酒精,联系省卫健部门仅用不到一天时间,即办理完生产许可,并帮助居民和企业解决消毒酒精200.94吨。同时,积极协调安达市解决消毒液25.5吨,争取省工信厅供应口罩50.5万只。

  疫情期间,我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企业全部连续、正常生产运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帮助企业协调防疫物资和交通运输,有力保障了企业、居民正常生产生活。

  在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备案方面,以2020年2月26日为分界点。26日前,启动企业复工复产备案审核工作,全市工信系统严格把关企业复工复产,企业需准备开工复产申请表、员工登记信息表、提供隔离方案等8项材料,向县区提出复工申请,县区审核后,经市工信局备案审核同意后方可复工;26日后,采取分区分级分类方式推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低风险地区实行承诺即复工,中风险地区实行报备可开工,高风险地区实行批准再开工。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入落实市防指“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的总要求,牢牢抓住“市外员工返岗、工厂厂区管理、职工食堂管理、上岗员工管理、运输车辆管理、职工宿舍管理”6个关键环节,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开展工作的大前提、把生产恢复作为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企业、县区、部门三方协同作战,持续压紧压实责任,确保防疫和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严格执行各项人员隔离、管控措施。

  接下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牢固树立疫情防控常态化思想,慎终如始抓好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持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排查,将防疫查漏洞补短板从“专项行动”转变为“常规工作”。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复业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帮助工业企业和项目解决困难。

原标题:完善基层传染性疾病科建设 提升我市医疗诊治水平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中医战线医护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抗疫战斗,积极参与我市定点医院患者的救治,中西医结合救治取得可喜战绩。中医在维护市民健康方面仍有较大的需求,而我市的中医诊疗机构仍相对有限,一旦出现市中医医院被征用为专科发热医院的情形,就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医诊疗需求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去年,市政协委员王军提出了《关于促进我市中医药治疗传染病能力建设的提案》,希望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诊疗需求。

  接到提案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积极行动,持续加强基层传染性疾病科建设,大力推进县区中医医院传染性疾病科建设,积极支持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置传染性疾病科,2020年完成林甸县中医医院的传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工作,并逐步推动各县区中医院的设置,完善基层传染性疾病科建设工作。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医传染性疾病门诊区(楼),以市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楼建设工程及配套设备购置项目”为重点,积极协调市发改委,争取在国家层面早日立项。该项目总投资11700万元,设立床位100张,能够实现就诊、检查、住院一体化,符合国家感控规范要求,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我市防疫应急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实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提升我市传染病医疗诊治水平。

  另外,加强市第二医院中医科室建设,积极支持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发挥名医的传承带动作用。实施名医、名科战略,通过宣传省名中医专家,打造技术雄厚的医疗团队。鼓励医生参加继续教育,例如去相关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培养在职研究生、引进研究生等。

  我市在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同时,重视综合医疗机构的中医发展。鼓励各级综合医疗机构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开展中医结合治疗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西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探索建立和完善重大疑难中西医协作工作机制与模式,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




本站英文域名:www.dqrtv.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59-4606752
主管:中共大庆市委宣传部 大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大庆市融媒体中心(大庆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举报邮箱:dqgbdst@sina.cn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08320065 黑ICP备190054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