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大庆战疫

绷紧疫情防控安全弦 这些“知识点”你要掌握

时间:2020-05-06 09:36:59  来源:大庆网

  五一假期,我市各行各业、各单位各部门,都进行了全面的疫情防控查漏洞、补短板大排查。

  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出现了新变化,每位普通市民,作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哪些细节?就医时,又该掌握什么原则?

  5月4日,记者邀请大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副主任医师王 ,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市的防控情况及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防控细节。
 

 

  ◆问:目前,在外防输入上,我市有哪些措施?

  答:在外防输入上,我市有五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口岸检疫。在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公路出口,严格落实外来人员“身份必问、健康码必扫、体温必测、口罩必戴”的要求。

  第二道防线:隔离医学观察。所有从中高风险地区进入大庆的人员,必须做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执行“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隔离”,境外来(返)庆人员,一律实行“21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隔离”的管控措施。隔离场所的设置、隔离宾馆的消杀,都由疾控部门指导开展,核酸检测采样由疾控部门统一培训。

  第三道防线:社区排查。及时排除前期入境人员的风险和隐患,在发现有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时,尤其是有哈市就医经历的人员时,由疾控人员指导开展流调工作。

  第四道防线:发热门诊。强化发热门诊的监测哨点功能,全面落实发热门诊和其他门诊的新住院患者境外旅居史询问和核酸筛查全覆盖。

  第五道防线:医疗救治。发挥好各定点医院的医疗救治兜底功能。

  ◆问:目前,疾控部门重点工作有哪些?

  答:为有效防范境外输入疫情发生,防止本土疫情死灰复燃,在监测重点人群的同时,开展研判预警。加强疫情主动监测,密切关注发热门诊就诊患者、隔离宾馆集中隔离人员、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人员、外地病例协查密切接触者、外地来(返)庆人员及复产复工复学等人群,并对上述聚集场所,开展督导和指导,密切关注社区排查情况,建立信息报告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其次,做好公安部、省公安厅推送疫情线索的接收、整理、流转和反馈等工作。对发现的涉及境外或哈尔滨、绥芬河等中高风险地区来庆人员线索,及时推送至市指挥部,为我市科学部署防疫工作提供支撑。

  ◆问:有奖征集边境及国内有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未按规定报备、隔离,说明了什么?

  答:目前,外防输入的压力非常大。我省近期的确诊病例,大多数来自于境外输入,本土确诊病例也与境外输入病例关联,所以看好国门、省门、市门,是现阶段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绥芬河口岸是陆路口岸,随着口岸关闭时间延长,有些人迫切想回国,可能就会走非常规途径,这些人是高危人群。为了保证不漏过每一个可疑人员,通过有奖征集线索,积极动员人民群众,更快也更便捷地开展高危人群的管控,不让每一个有风险的人员,成为可能的传染源。

  ◆问:市民应该如何配合,做好疫情防控?

  答: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市民应持续强化防护意识和健康管理。牢固树立个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意识,养成“常通风、勤洗手、勤消毒”的良好卫生习惯,自觉做到少出门、不聚集、不聚餐。

  每天关注省、市政府网站和主流媒体公布的病例信息和活动轨迹,进行自我核对,如发现曾在相近时间,去过病例出现过的公共场所,立刻与疾控部门联系,配合做好相关调查工作。

  ◆问:相关单位及公共场所,要做好哪些防控?

  答:要开展常态化的爱国卫生运动,用好测温、扫码、戴口罩“三件宝”,加强公共防疫,规范公共交通工具、医疗机构、餐饮企业等重点场所的消杀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严禁商超、农贸市场 (菜市场)人员扎堆拥挤,严禁复工复产人员过度密集,严禁家庭聚会、聚餐、聚集性娱乐。

  ◆问:我市在预防院内感染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我市各大医院已通过预约挂号,合理分流就诊人群,降低就诊风险、入院风险。同时,在门(急)诊预检分诊处,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史和症状询问。另外,各定点医院,对感染性疾病的收治功能和建设布局,进行了改造,设置了入院宣传教育区、发热门诊留观区、病房诊治过渡区“三个就医防控区”,短期内,大幅度提升了医院管控能力。

  ◆问: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要做哪些检查?

  答:住院时,提倡减少陪护,轻症不陪护,重病一人陪护。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必须做到“四件套”,即核酸检测、抗体检测、肺CT、血常规检查检测正常;出院患者做到“两必查”,即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正常。

  ◆问:为做好防控,医院采取了很多措施,那么,市民就医时,要掌握什么原则?

  答:疫情期间,广大市民要科学就医,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或急危重症情况,如慢性病患者,药如果够吃,不建议到医院去,尽量减少到医院的频次。同时,市民在去医院前,可事先通过电话或网络,了解准备就诊的医疗机构情况,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

  ◆问:在医院就诊时,市民该注意什么?如何做好防护?

  答:在医院内,患者与陪同家属,均需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全程保持手卫生,避免用手接触眼睛、鼻孔、嘴,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手肘捂住口鼻。不要随意触碰公用设施,接受流调人员流调之后,要及时洗手。

  ◆问:如果出现了咳嗽、发热,该怎么办?

  答: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并不一定是感染了新冠病毒,但要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并正确佩戴口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向医生详细告知个人症状和近期活动情况,配合卫生部门开展调查。

  ◆问:为什么人员聚集,会让病毒传播迅速?

  答:新冠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其中,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一到两米的短距离,就可以传播给身边的易感者。聚会、聚餐时,面对面交流频繁,在同一容器里,你一筷、我一筷,给病毒传播创造了最佳环境。此外,根据现有对新冠病毒特征的认识,有些病例在潜伏期有传染性,如我们常说的无症状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却有传染性。因此,在日常的接触中,我们无法判断聚集的人,是否有传染性。

  ◆问:戴口罩,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答:咳嗽、讲话、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是急性呼吸道病毒的重要传播载体。在对流感病毒、SARS病毒的研究中发现,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对于普通人来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医用护理口罩以及工业用颗粒物防护口罩(如 N95),都可使用。

  此次疫情中,首选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而棉口罩、海绵口罩、活性碳口罩等,这类口罩材质多为棉布、纱布以及帆布等,材质不够细密,缝隙较大,不能有效起到防护作用,不推荐使用。

  ◆问:口罩越厚,预防效果越好吗?

  答:不是。医用外科口罩摸上去比较薄,但过滤效率却很高。阻水层、过滤层、吸湿层这三层有效阻挡了病毒入侵,只要是正规的口罩,戴一层就够了,而市面上的一般棉布口罩,虽然厚实,但基本上不具备预防传染病的作用,不可靠。

  提醒:“常通风、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餐、不聚会”,这些防护手段很平常,但请别小看这些防护手段。每位市民都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只有将这些防控方法落到实处,认真贯彻到生活中,成为习惯,在疫情防控时期,才能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var hreff = document.location.href; var interfaceHttp='', function_lamp_method='', function_share_method='', interfaceType ='true' ;var ifShowImageBtn='false';var ifShowPoopBtn='false';var ifShowStream='false';</script><script type="text"></scrip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if( interfaceHttp==''){ document.getElementById('flash').style.display ="none"; document.getElementById('oPlayer').style.display ="none"; }</script>



本站英文域名:www.dqrtv.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59-4606752
主管:中共大庆市委宣传部 大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大庆市融媒体中心(大庆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举报邮箱:dqgbdst@sina.cn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08320065 黑ICP备190054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