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大庆战疫

防灾减灾宣传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提升减灾能力水平

时间:2020-05-17 08:06:40  来源:大庆网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为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和设想。

  机构改革后,我市出台了《中共大庆市委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确定了健全灾害管理体制、完善灾前预防体系、统筹多层次多领域综合减灾、突出减轻灾害风险、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演练、提升综合减灾保障能力和提高科技支撑水平等13个方面58小项改革任务,对全市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全方面、全领域的部署。

  一年来,全市上下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按照《实施意见》要求,积极推动防灾减灾救灾事业改革发展,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力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健全体制机制,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工作基础

  不断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制度建设,推动全市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救灾救助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保障预案》、《受灾人员救灾标准操作执行标准》、《大庆市救灾款物申请拨付监督工作规程》、《大庆市暴雨灾害应急联动机制》等与国家法律法规配套的规章制度,制定防灾减灾救灾预案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优化专家队伍结构、强化主体责任、完善军地协调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联动机制,目前市、县均已成立了减灾委员会,“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军地联动、全民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已基本形成,提高了全市灾害救助管理能力和减灾水平。

  二、加强预警监测,完善灾前预报预警和风险预防体系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跨部门、多层面、多领域,涉及方方面面。从预报、预警到调度、处置,从启动应急响应到落实具体措施,都要求“精准”。为此,市减灾委出台《关于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制度的具体实施意见》、《大庆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每月对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综合预测分析,提出防范建议,形成《自然灾害风险形势预测分析报告》10余篇。气象、水文、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进一步加强灾害地面监测站网(点)建设和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升灾害风险预警能力。

  三、放大资源效能,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应急能力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围绕构建“大减灾”工作格局,全市在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构建联动救援机制、防灾减灾救灾宣传上下功夫,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能。打造综合性、专业性救援队伍5支,自然灾害信息员893人,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285人,“三网一员”灾情速报人员1184人,防震减灾助理148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共936人、蓝天救援队及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6276人的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共创建了37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26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有效提升全市防控基础。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全国科普日”“国际减灾日”等活动为载体,在全社会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及演练活动,营造了良好的防灾减灾舆论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指示要求,认真完成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各项任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筑牢防灾减灾人民防线,为我市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建设“新大庆”创造良好的环境。





本站英文域名:www.dqrtv.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59-4606752
主管:中共大庆市委宣传部 大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大庆市融媒体中心(大庆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举报邮箱:dqgbdst@sina.cn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08320065 黑ICP备190054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