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正在关注

原创广播剧《赫哲人的“伊玛堪”》,讲述波澜壮阔的生命史诗

时间:2024-05-07 08:29:46  来源:视听中国  编辑:

  01 一首传唱半个世纪的民歌 让世界听见“伊玛堪”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每当《乌苏里船歌》的前奏响起,脑海中总会浮现赫哲族人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挺立船头、引吭高歌的画面。

  这首经典民歌,在创作时借鉴了赫哲族口耳相授、世代传承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伊玛堪”。“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文化象征,内容以原始渔猎生产生活实践和少数民族神话故事为主,被誉为“赫哲族百科全书”。2011年,“伊玛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下视频来源于李鋆鋆的欢喜时光

(点击观看)
 

  02 一部广播剧  道尽三代人同“伊玛堪”的生死相依

  由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倾情制作、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荣誉出品、黑龙江广播电视局推荐的原创广播剧《赫哲人的“伊玛堪”》, 讲述了赫哲族尤日根一家三代人与“伊玛堪”生死相依的故事。

  抗战时期,少年尤日根一边跟师父葛常胜刻苦学习“伊玛堪”,一边亲眼见证了侵华日军对赫哲族的暴行。抗联英雄葛常胜牺牲前,告诉尤日根一定要把日渐式微的“伊玛堪”传承下去。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完成师父遗愿,尤日根克服重重困难,在儿子尤满江和孙女尤胡萨的共同努力下,“伊玛堪”不仅在龙江大地上传唱,还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伊玛堪”精神的影响下,赫哲人的渔猎生产走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发展之路,尤日根、尤满江父子俩的心结彻底解开了,尤日根以此告慰妻子海珠和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该剧跨越八十年时空,以赫哲人挖掘保护传承文化瑰宝“伊玛堪”为主线,反映了赫哲族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民族发展史、文化传承史和生活变迁史。

  以下视频来源于李鋆鋆的欢喜时光


(点击观看)

  03 用声音,构筑浑然天成的“诗境” 演绎荡气回肠的史诗

  该剧时间跨度漫长,叙事体量丰富,故事结构清晰,人物形象饱满,矛盾冲突设计巧妙,台词、情绪音乐、动效声场、主题歌等声音元素有机交融,具有浑然天成的“诗境”美感和史诗性的显著特征。

  导演王锐表示,“诗境”是这一剧作的显著特征,对白、音乐、动效,乌苏里江的流水、海东青的鸣叫、风吹过树林的声音、伊玛堪唱腔在不同情境的演唱,老尤日根的回忆,他与海珠穿越时空的对话,演员伊玛堪故事的咏诵,都具有粗犷和柔美兼具的韵味表达。


(点击收听)

  剧中大量使用“伊玛堪”唱段以及赫哲族风格的原创音乐,演播艺术家们的精湛演绎和精良的后期制作,使全剧动人心魄,大气磅礴。


(点击收听)

  04 矢志不渝的深情守护  世世传承的盛典欢歌

  编剧王诗畅用四句话概括她的书写方向和真实感受:“刻骨铭心的遥远思念,矢志不渝的深情守护,代代流传的温暖治愈,世世传承的盛典欢歌。”

  《赫哲人的“伊玛堪”》将“伊玛堪”传承保护与新时代赫哲族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巧妙融合,并以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叙事风格娓娓道来,具备鲜明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题材稀缺,主题重大,是一部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少数民族史诗作品,对拓展广播剧题材领域、丰富广播剧题材类型、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深远意义。

  下载“中国视听”APP收听完整剧集↓

分享到:



本站英文域名:www.dqrtv.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59-4606752
主管:中共大庆市委宣传部 大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大庆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举报邮箱:dqgbdst@sina.cn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08320065 黑ICP备19005484号-1